杨修菊

作者: 时间:2025-02-10 点击数:

个人基本信息:

杨修菊,女,生于黑龙江省同江市。2004年毕业于江南大学法政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10年12月获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国内访问学者进修。现为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专任教师,副教授。

所属系:

文化产业管理

主讲课程:

管理学原理;创意思维训练;创意文案写作;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研究领域:

文化创意学

教科研项目:

1.主持池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转型期突发性群体事件研究--对池州6.26事件的反思(2006XK09),已结项;

2.主持安徽省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池州民间饮食风俗研究(2012SQRW185),已结项;

3.主持池州学院研究中心项目:建国以来皖南农村社会变迁与养老模式研究(XKY201515),已结项;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时期皖南宗族社会与区域文化的关系研究(13BZS038),排名第二,已结项。

5.主持池州学院教研项目: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2010JY032),已结项;

6.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大学生课外阅读辅导模式研究(2015jyxm399),已结项;

7.参与安徽省教育厅:阳光宁工作室2016msgzs049,在研(取得阶段性成果);

8.参与安徽省教育厅:促进“双投入”课堂革命研究,在研(取得阶段性成果)。

9.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大黄山建设”背景下地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路径与机制研究2024AH052909,在研。

10.主持安徽省教育厅大中小课程思政一体化示范课程项目:“中学历史—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2024dzxkc127

代表性论文、论著:

1.文化成就区隔——部迪厄阶层理论述评,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第4期;

2.浅析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及预防——以池州6.26事件为例,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社区服务能力培养的思考,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左光斗的屯田思想,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10期;

5.地方性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池州学院为例,池州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

6.池州饮食习俗探究,农业考古,2015年第12期;

7.杏花村文化研究的学术审思,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

8.《文化市场调查与分析》,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参编;

9.《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年9月,参编。

10.《结构与行动—— 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8),参著。

获奖情况:

1.连续10余年获池州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

2.2010年获安徽省教坛新秀奖;

3.2020年获安徽省教学名师奖;

4.2022年获池州学院教书育人楷模奖。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247000)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608(院办) 皖ICP备11012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