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宜城星火,红脉传承”实践团于6月24日至26日赴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开展为期三天的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专题研学+实地探访+志愿服务+社会调研”四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团队成员在红色热土上接受思想洗礼,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深学细悟明方向,谋篇布局启新程
6月23日,为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团队首日开展系统性理论学习。聚焦“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黄镇将军的多维历史贡献”“叶笃正科学家精神”和“渡江战役革命精神”四大主题,通过文献研读、影像观摩、分组研讨等形式,深入把握其历史脉络和精神内涵。
沉浸体验悟初心,知行合一担使命
6月24日上午,团队首站来到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在赵燕副主任的讲解下,团队成员全景式了解了黄镇将军的传奇人生:他如何从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到一名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日救国的战场,从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到全国解放的进军,从军事战线到外交战线,从外交战线到文化战线。下午,团队走进叶笃正生平陈列馆。通过讲解员的讲述,成员们深刻感悟了“国家需要就是科研方向”的科学家精神。此次实践不仅深化了成员们对历史的理解,更是一次对红色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深刻感悟与内化。


缅怀英烈铸忠魂,深调细研求真知
6月25日清晨,团队在安庆市烈士陵园开展“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一次庄严宣誓、一轮鲜花敬献、一组口述史采集。成员们采访安庆市烈士陵园工作者,聆听他们守护英烈、传承红色文化的动人故事,汲取奋进力量。此次活动,让大家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下午在独秀园开展“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调研,采用“问卷+访谈+观察”三维度调研法,累计回收问卷若干份,深度采访6人。其中安庆师范大学张老师在访谈中从教育者的视角,阐述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传播的重要意义与创新路径,让我们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有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薪火相传显担当,创新实践展作为
6月26日,团队在安庆博物馆开展讲解活动。创新采用“1+N”讲解模式(1个主题+N个故事)即以“红色安庆的革命历程”为核心主题,穿插N个生动感人的革命故事,通过情景再现、互动问答等形式,使参观群众深刻感悟红色精神。下午赴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及城区主要商圈,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有效样本230份,样本覆盖不同年龄、职业群体,构建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基础,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撑。


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奋进谱新篇
6月27日,团队召开“五个一”总结提升会:一次成果展示、一场思想碰撞、一份问题清单、一个提升方案、一系列转化计划。成员们普遍反映,此次实践实现了“四个转化”:将史料转化为认知、将感悟转化为信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思考转化为行动。目前团队已整理形成相关实践报告,策划“红色安庆”微纪录片脚本,推动实践成果实现多元转化。
此次红色实践创新构建了“学-思-践-悟-传”五维育人体系,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着力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锤炼过硬本领,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焕发绚丽光彩。
(供稿:旅历崔春于/编辑:胡奕/审核:杨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