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实施办法

作者: 时间:2017-06-22 点击数: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 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 号)及《池州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方案》(院字[2008]8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我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本科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的理念;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科学质量观,建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

我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实现办学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评估体系,提高教学管理运行质量和水平。

二、目标任务

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材和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明确目标责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找准特色,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突破,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学质量总体得以提高,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实现学院“十三五”规划目标,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基本形成。

三、建设内容与措施

(一)立足学院发展,加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

根据本院办学定位,着眼于学院长远发展,通过加大学科专业整合调整力度,增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构建有利于学院快速、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打造一批院级、省级特色专业,保证新专业办学水平。

根据国家对各类专业的建设要求,进一步理清建设思路,明确专业建设目标,规范专业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增加教学投入,大力培育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在目前已有1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上,“十二五”末前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增至2个。

依托院级重点专业—历史学专业,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有关内容为主要依据,加强已取得的省级重点专业(历史学)的建设与验收;通过公开答辩、差额遴选方式加强对其它特色专业的申报与建设工作。

增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对专门人才需求,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增设新专业。2014年申报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新专业要按照安徽省学士学位授权专业评审指标要求加强新专业建设和管理,保证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历史学(师范类)专业进行积极稳妥的调整和改造,进一步增强办学特色。

(二)加强教学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根据2008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分制教学制度,加强培养方案实施的研究和管理,努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完善选课制度。灵活专业方向设置,积极增设、调整专业方向;有条件的专业将逐步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或方向;应逐步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和开放范围。建立和推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指导,积极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业和就业的指导作用,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开展以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大与兄弟院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积极探索合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鼓励有条件专业的学生到兄弟院校选修课程和学习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

2.加强课程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建成一批院级、省级精品课程(群)。

优化课程结构。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教学研究为动力,逐步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实现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环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课程建设。根据《池州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加强课程建设。“十二五” 末前,历史学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学专业将遴选2门以上主要课程(群)进行重点建设,力争有5门左右课程(群)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全院的课程建设,争取有3门左右成为院级精品课程,1门左右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3.加强教材选用与建设

完善和落实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优先选用优秀教材,要求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开展精品教材建设工作,建成一批院级、省级精品教材。

完善和落实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我院将以2008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再次组织教材选用与审定工作,要求优先选用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以及公认水平较高的优秀教材,要求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落实教材评估制度,定期对选用教材质量进行评估,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加强教材建设工作。鼓励编写反映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质量新教材;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开展精品教材遴选工作,遴选一批院级精品教材和精品教材立项建设项目,争取省部级以上教材立项建设项目。

4.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积极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逐年提高多媒体授课比例和授课效果;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制作培训,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水平。积极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积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开卷、闭卷、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逐年提高多媒体授课比例,争取“十二五”末前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例达到30%;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培训与交流,落实多媒体辅助教学评估制度,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制作培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继续定期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活动,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水平。

加强网络辅助教学和共享平台建设。加强网络课堂和虚拟教室等网络教学平台管理;建立网络辅助教学课程规范,逐年增加网络辅助教学课程门数,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网络化,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利用国家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数字资源。

5.加强教学改革研究

通过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的立项,鼓励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提高我院教学和管理水平;继续开展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争取一批院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

根据《池州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教改研究项目采取根据项目指南自行申报和根据教学需要指令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继续开展两年一次的优秀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申报一批院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十二五” 末前,争取6项左右成为院级教改研究项目和2项省级以上教改研究项目;争取3项左右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及2项左右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

(三)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完善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验、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习基地建设;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毕业环节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推进和规范课外专业活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1.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实习基地建设

以我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不断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影响和带动其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继续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完善的实习基地群。根据培养方案实施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建成5个校外实习基地。

2.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毕业环节的建设与管理

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与管理。逐步完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硬件平台建设;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逐步减少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不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应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进行充分论证、审核;不断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应继续抓好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和环节的管理,把好导师资格关、把好选题关、把好开题关、把好进程关、把好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关,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继续开展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活动,争取每年有若干篇被评为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3.推进和规范学生课外专业活动

根据2008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将推进和规范学科竞赛、学生科研训练和科技活动等专业性活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学科竞赛活动。继续每年组织开展导游知识竞赛活动,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省、国家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加强学生科研训练和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逐步增加学生科研立项项目,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设计项目,承担资料收集、数据处理等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科研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学院根据学生科研成果情况给予指导教师和学生一定奖励。

4.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加强学院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学院和学院文化活动,推进和规范大学生社团、各种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社会工作、体育竞赛和训练等学生课外活动环节,丰富课外活动形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文化素质基地建设。根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任务,加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发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实行青年教师助课制度;推行主讲教师资格制度,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改变现行的年度工作量考核办法,将导师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量纳入学院工作量考核体系,充分体现导师对青年教师成长过程的指导作用。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实行青年教师助课制度,使青年教师通过承担为教授、副教授主讲课程的辅导,学习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提升教书育人水平。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参加进修和学术会议等,定期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新聘任的青年教师要从事至少一年时间的辅导员、班主任等其他管理工作,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推行主讲教师资格制度,坚持教授、副教授上讲台

推行主讲教师资格制度。为加强课程管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通识教育课程、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负责人须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所有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资格证;外聘教师也必须具有主讲教师资格,应加大对外聘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推行大班上课、小班辅导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分小班配备辅导教师。

坚持教授、副教授上讲台。要发挥教授、副教授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鼓励教授、副教授投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取得高水平教学改革成果。

3.建设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

根据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有条件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主要课程组建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要通过组建教学团队,研究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究、交流教学经验。建立优秀教学团队评选制度,“十二五” 末前,争取建成1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建立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改革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以教学工作量为主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激发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的积极性,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改研究成果;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常规教学建设情况,以及在完成这些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在科学的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基础上,体现本科教学是学院中心工作的理念,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建立教学名师评选制度,教学名师评选遵循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并重或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突出的原则。“十二五” 末前,争取2名左右校级教学名师,争取1名左右成为省级教学名师。

(五)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保障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坚持按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科学管理,确保良好的教学工作秩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评估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水平;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改革、完善教学管理模式

明确教学管理职能,加强教学管理的监控评估职能,负责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具体实施,要加强教学运行的过程管理,使教学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强教研室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教研室作为教学基层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加强教学文档建设。

加强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和实施。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坚持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明确教学工作纪律,严肃查处各类教学事故,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规范教师社会兼职和校外活动,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

2.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功能。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环节教学质量标准,积极发挥其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坚持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工作检查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督促、检查与评估;坚持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督”与“导”的双重功能;落实同行听课制度,加强同行评议制度,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和教师评学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

3、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明确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按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对教学管理人员考核的机制,制定政策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激励力度,吸引和鼓励优秀人员加入教学管理队伍,开展年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积极性,稳定教学管理队伍。

四、组织管理

(一)成立由院长任组长、教学主任任副组长,教研室主任参加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制定“质量工程”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协调关系,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各教研室应根据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目标和内容,制定专项实施办法和政策措施,并负责有关项目的实施。建设项目立项采用指令与申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建设项目采用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人应组织项目组成员依据所承担项目的建设目标,在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并保证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对我院和我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院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教育部、安徽省及池州学院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质量工程”的重大意义,使教学质量工程深入人心,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加强领导与协作,统筹规划,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完善由院长负责、教研室组织协调,全体教师参与的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要明确本院教学质量工程的负责人和具体项目的负责人,积极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目标任务创造条件。

(三)明确目标,狠抓落实。严格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成效。实行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搞好项目的立项、评审、检查、验收和推荐工作。

(四)制定激励措施和保障政策,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增加“质量工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激励教师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把“质量工程”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五)建立奖惩制度。对在项目建设中贡献突出的教研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项目建设中有重大失职、造成严重后果或没有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的教研室和个人追究责任,给予处罚,并将奖惩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Chi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安徽省池州市教育园区池州学院(247000) 联系电话(Tel): 0566-2748608(院办) 皖ICP备11012324号